NEWS

讓台灣豪宅說不一樣的故事 | 豪邸專訪
05, Oct 2015
讓台灣豪宅說不一樣的故事 | 豪邸專訪
仁愛路三段的 吾彊 、敦化南路二段的 敦南苑 、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 信義聯勤開發案 ,都是位於台北市一級豪宅路段的高級住宅建案,它們有兩大共通點:第一,在建築概念或技術上,都為台灣營建業開創新的視野;第二,它們都是陳傳宗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。



陳傳宗建築師事務所位於敦化南路與信義路的交叉口,跟他的許多豪宅作品一樣,都座落在台北市的精華路段。偌大的辦公空間約有50 餘位工作同仁,高達1/4 是來自紐約辦公室的外國同事。陳傳宗說,國際觀是什麼?國內有很多建築師事務所跟我們一樣,有許多來自國外的工作夥伴,因為只有採用國際的資源,與國外站在同樣的資源上,才有辦法做出真正具有國際水準的作品,這就是我們在美國紐約設立一個工作室的原因。
 
他指出,光有雄心壯志,或者光是喊口號,是不可能擁有國際觀的,規模大的建築師事務所,必須要起帶頭作用,把整個產業的環境拉起來。陳傳宗謙稱,自己的事務所規模並不算大,但他試圖在每個案子或多或少開創新的作法,找出新的可能性,希望帶動業界改變及超越的風氣,讓城市的面貌更豐富多元。



【石材變花瓶   豪宅是建築技術的先行者】
 
以仁愛路三段的吾彊為例,採用28 米面寬的全景落地惟幕窗,打破豪宅慣用深凹窗的思維,不僅讓住戶擁有一覽無遺的開闊視野,建築立面的表情也變得輕巧、更具有延續性與流暢感。陳傳宗說,建築立面就像一個句子,而深凹窗像是逗號,逗號愈多,要讀完一個句子,必須停下來愈多次;玻璃帷幕則有連續性,讓句子一氣呵成。
 
玻璃帷幕的概念,也出現在敦南苑,而且敦南苑的外觀還有另一個突破,就是把粗獷的石材變溫柔。陳傳宗借用東方花瓶的圓弧外形,把石材做出令人驚嘆的弧線,整幢房子像花瓶一樣,沒有稜角,既有石的堅硬,又有玉的圓潤,為這幢豪宅塑造了獨特的氣質與形象。
 
不僅如此,陳傳宗還為這個作品打造了深度3 米的大陽台,這樣的工程跨度在技術上是一大挑戰,也因為陽台是要計入容積的,一開始更遭遇到來自銷售部門的阻力。業主最後還是認同了這個構想,讓他放手去做。陳傳宗說,3米深的大陽台實際做出來之後,跟過去2米深的陽台一比較,感受和銷售上的效果真的不一樣,帶動了別的案子也開始做3米深的陽台,只要有人跟著改變,城市的風貌就會變得不一樣。
 
陳傳宗指出,就建築設計的角度,豪宅其實是負有社會使命的。豪宅是建築技術的先行者,陳傳宗說,豪宅是集眾人最大的資源所成就的一個建築體,事實上是能夠帶來許多技術上的可能性,這是豪宅應該要有的使命,不論是在設備、想法,美學、造型、材料等各方面,它有能力負擔較高的造價成本,應該為社會帶來新穎的技術與觀念,而不是一昧複製,否則一座城市的面貌會顯得很呆板。
 
 

【建築師如同樂團指揮   為彼此找出空間】
 
還在興建中的信義聯勤開發案,也有令人驚艷的突破,那就是1 樓挑高12 米,超過了旁邊建國南北高架橋的高度,讓所有住家樓層都在高架橋之上,視野無礙。這個還沒有正式命名的豪宅案,是陳傳宗與英國建築師理察.羅傑斯(Richard George Rogers)旗下事務所Rogers Stirk Harbour+Partners合作的案子,理察.羅傑斯曾經獲得普立茲克獎,以善用高科技聞名。
 
陳傳宗告訴我們,1 樓挑高12 米的作法,為台灣的營建業帶來了新的結構系統技術。這個挑高12 米,而且沒有柱子的結構系統,有一個主要的斜撐工法,而且整個結構系統很簡潔。對業主來說,沒有任何一戶豪宅會被高架橋擋住;對台北的豪宅界來說,這是過去不曾擁有過的新技術,也是這個案子對台灣社會帶來的貢獻。
 
或許是因為陳傳宗的用心與努力,讓每一個案子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個性,並且留下值得探討的價值,絕不複製自己與他人,始終維持謹慎低調的態度,因此台北市中心精華地段的業主,對他有較高的信任度,放心把案子交給他。
 
大陸建設在信義計劃區的B7 案、在基隆路的謙回,潤泰建設的敦北微風、桓邦建設的1 邸與吾彊、華固建設的碧連天等,都是他的作品。除了豪宅案與公共建築,陳傳宗也接了不少商業大樓設計案,其中包括台鐵南港調車場都更案的規劃設計,內容包括台鐵的辦公室、旅館、商場、住宅等複合體,規模相當龐大。
 
出自陳傳宗事務所的建築,都和陳傳宗本人一樣,散發出優雅大器的氣息。陳傳宗說,所有的作品,都依循著三大設計原則:現代、韻律,以及包括生態或節能的綠色概念。
 
我們很好奇,為什麼業主願意接受他提出的新作法?陳傳宗認為,執業的建築師事務所,不是單純的藝術家,不能夠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建築師的角色比較像樂團指揮,把彼此的空間找出來。陳傳宗說,霧裡看花是建築設計整個過程最貼切的形容詞,建築師跟所有人一樣,也都走在霧裡,但是要比團隊走得更前面,掌握全局,做出最好的安排,以求最好的呈現,並且在最適當的時機,讓業主能夠接受為這個建築所設定的願景,在折衝、協調之後,把彼此的空間找出來。
 


【路易斯康和李祖原   建築路上的大師風範】

對陳傳宗而言,作為一名執業建築師,最重要的就是在合作的過程中,業主覺得快樂,自己也覺得快樂。他以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為例,賈伯斯一方面是最好的推銷員,同時也很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,這兩者並不衝突,反而可以相輔相成,很值得開門做生意的建築師學習。
 
回想最初對建築的啟蒙,影響他走入建築領域的,是高中時在書店第一眼看到出生於愛沙尼亞的美國建築師路易斯.康(Louis Isadore Kahn),所設計的孟加拉達卡議會大廈。陳傳宗回憶,當時對圖像興趣濃厚的他,在書店隨意地找書看,當翻到這個作品時,他雖然不知道路易斯.康是何方神聖,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房子,內心卻受到了很大的震撼,他從來沒看過這種房子,原來這就叫做建築。
 
大學,他考入成大建築系,受到了嚴謹的基礎訓練,後來取得美國華盛頓大學建築碩士,畢業後曾經到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學習,最大的收穫是大師風範中的意志力。陳傳宗說,我在李先生身上學到的就是意志力。如果回過頭去找出十幾年前的新聞,當時社會上對興建101 大樓是有很多反對聲浪的,然而當它興建完成,這些聲音就不見了。建築師要有視野和遠見,如果認為自己的堅持是好的,而且有能力做起來,就算社會上有許多聲音,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等待,巴黎鐵塔就是這樣起來的,台北101 也是如此。
 
他心目中最推崇的建築,是路易斯.康在加州的沙克生物研究所。陳傳宗說,我認為它之所以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建築,是因為它是經典,呈現的是一個境界,讓你感覺到的不是建築物的設計,而是環境設計,那種抽離形體的感受很抽象,這個作品沒有宣言,是一種個人境界,沒有辦法講出一個道理;如果能夠講出道理,美的境界就少了一些了。
 
他覺得自己很幸運,可以把興趣當飯吃,也很嚮往日本職人的精神,成為一輩子專注在某個領域,成為具有一定的水準與技巧的人,對工作有一定的堅持,並且追求好還要更好的境界,無論年紀多大、資歷多深,時時刻刻不忘磨練自己,務求技藝更上層樓。



報導來源 : MANSION 豪邸9.10月號 / 2015第15期
SHARE :
BACK